师资队伍教学、科研、技术状况

发布时间:2013-12-03浏览次数:475

 航海实验中心队伍实力雄厚,在长期的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中养成了良好教风。承担了包括4门上海市精品课程在内的50门实验课程的教学任务;在科研方面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高。中心是上海海事大学重要的对外交流窗口,凡是学校重要的外事活动或国际会议,都要安排参观本中心的大型航海模拟器、轮机模拟器及主要特色实验室。

1. 实验中心队伍的教学状况

实验中心面对每年40万人时数的实验指导工作,抓好指导教师的教风。形成身传言教的良好的教学风气,有利于形成良性的教学交流环境和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提高。

实验中心非常强调实验指导教师的教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因为实验指导是老师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老师的态度、能力、指导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掌握能力,所以要求指导教师在实验指导前,必须对实验内容非常熟悉,了解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掌握学生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实验指导过程中,要耐心细致、态度和蔼,对能力强的学生,引导他们进入深层次的思考和实验探索,对能力较差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循序渐进,找到解决问题、掌握实验内容的途径。

要求指导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分析、实事求是、尊重实验结果的严谨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团结合作的优良品德。

在制度建设方面,我们对指导教师和实验员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要求,实验员要求坐班制,实验指导教师要定时进行教学交流,总结实验指导经验,探讨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加强基础、综合应用、创新提高”实验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反映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并在2008年获得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3项,2009年获得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5项。

 

2. 实验中心队伍的科研、技术状况

实验教学离不开科研与探索,轮机工程技术发展非常快,新的技术手段不断出现,实验中心指导教师参与科研项目,更新知识结构,将科研成果充实到实验教学中,有利于实验教学与技术发展接轨。实验中心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立项的以及企业和研究所委托的科研课题等一批研究项目,并且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先后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创新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奖、省部级科技奖和发明奖等,在国内外公开发表与实验教学有关的论文39篇,科研论文173篇,其中“SCI”、“EI”和“ISTP”收录35篇,申请专利94项,软件著作权12项。

在航海技术、航海模拟器系统研制、港航建设可行性论证和海事分析、动力装置仿真及故障诊断、现代轮机管理与海洋环境安全和船舶制冷与冷藏运输等研究方向优势明显,许多研究成果已得到应用。

在“航海技术、航海模拟器系统研制” 方向上,承担“海难搜救机器视觉系统技术研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采用星载遥感数据的数字海图信息更新系统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技项目7项;承担“陆空军船艇指挥训练平台”(获2007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陆军船艇综合模拟训练系统”(获2006南京军区“十五”后勤重大科技成果奖)等大型模拟器研究和建设项目41项。为国内外航海院校、部队、企事业单位提供了70多套不同类型的航海模拟器系统。

在“港航建设可行性论证和海事分析” 方向上,承担“江苏洋口港LNG项目接收站配套码头工程通航环境安全评估咨询”、“上海燃气集团五号沟LNG扩建工程码头船舶航行和靠离泊模拟试验研究”等港航论证和海事分析项目200多项。

在“动力装置仿真及故障诊断”方向上,承担了多项省、部、军队及港航单位科研项目,“大型柴油机机舱仿真系统”、“自动化机舱”获交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网络型集装箱船舶轮机模拟器”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为上海、南京、天津、广州、海南等9省市的航运院校和海员培训中心以及陆军和海军部队开发了轮机模拟器、船舶电站模拟器、船艇操作模拟器等20余项。有8个科研项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现代轮机管理与海洋环境安全”方向上,将自动控制技术、故障诊断、预测分析和信息管理等技术应用于现代轮机管理以及防止船舶污染,研究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资源利用少、环境污染低的新能源、新型轮机修造技术和污染控制技术。在船舶动力装置的安全配置、船舶动力装置的可靠性分析、船舶系统故障诊断及预测、船舶有害排放控制技术、新型能源利用、船舶动力装置废余热利用和综合节能技术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近三年来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企业委托项目35项,为航运业解决了大量技术难题。部分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实际生产和教学中,多项船舶运输安全和海洋环境保护的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在“船舶制冷与冷藏运输”方向上,侧重于船舶冷藏集装箱和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特性,远洋运输中的动态实时仿真、故障诊断及运输节能、船舶能源储存技术等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已研发出国内首套“网络型船舶冷藏运输试验中心”和“船舶制冷与空调综合实验室”,完成了“集装箱实时控制系统软件开发”等十多项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十多项发明专利和科技进步奖,多项研究已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如为 “中国集装箱运输集团公司”研发了“上海中集冷藏集装箱热工性能综合测控系统”,同扬州市政府合作的高新技术转化项目,研制了冷藏集装箱超低温真空释放阀等。